力学学报

“三钱”国家之脊梁,为什么3人的命运轨迹?却

小编曾在一本书中看到,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讲过这样一段话,如果新中国的科学家们,加在一起有“一两”重。那么,钱伟长、钱三强、钱学森你们三人,就占了其中的“三钱”。从此以后,这个“三钱”的说法,随着人们的普遍认可,被广为流传。


“三钱”,每个人都出身于知识之家,都曾就读于清华大学,之后又都是留洋的博士,而钱伟长和钱学森皆是冯·卡门的弟子。而且,他们在学成后,都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。但是,在“三钱”回国以后,他们3人的命运轨迹,却发出了不同的光芒。

1947年,内战拖垮的经济,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每个小时都在贬值。回国后的钱伟长,回到了最初培养他的清华园。但是,每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两个暖水瓶,为了一家人的生计,于是他又到北大和燕大做兼职来补贴家用。即使每周上17堂课,依然入不敷出。


同年的8月,他的师兄钱学森回国结婚,当二人再次相见时,钱学森看到了钱伟长的困境,感慨万千。等假期结束回到美国以后,就将此事告诉了他们的导师冯·卡门,导师听后说:钱随时可以回来,他的年薪依然是8万美元。显然,那个年代这绝对是巨款。

此时的钱伟长也颇为心动,索性他来到美领馆申请签证。然而,在他填写申请表的时候,看到其中最后一项写着,假如中国和美国发生战争,你是忠于中国?还是忠于美国?当时,他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中国。就这样,他被美国老无情地给拒签了。


既然美国去不成了,钱伟长又回到了那种拮据艰苦的日子。时间到了1947年的年底,国军屡常败绩,整个战局可谓是急转直下。而就在这个时候,钱伟长的第二个孩子也来到了这个动荡的世界。没办法,他不得不去四处借钱,用来给孩子买奶粉。

到了1948年底,内战的胜负已见分晓,我人民解放军正向北平城进发,城里的达官贵人仓皇逃离,一些文人也面临着选择。12月18日,清华校园里也贴出了一则布告,号召全体师生们安心教学。此时,梅贻琦校长也已经匆匆南下。不过,钱先生留了下来。


解放后的北平,百废待兴,几乎被国民党掏空了,这时的清华粮食也只够吃三天。于是,钱伟长找到了叶剑英,汇报了清华全体师生拥护解放军的激情,顺便提出了粮食问题。叶剑英当即批示,专门拨出军粮给清华师生,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解放军的温暖。

当时,北平文化接管委员会的主任钱俊瑞,他曾是钱伟长小叔钱穆的学生,他嘱咐钱伟长,让其劝劝他的小叔留下搞建设。可是,第二年的秋天,倔强的叔叔留下了所有书籍,只身一人去了香港,从此以后,他再也没有回来过,叔侄二人也再没见过面。


1952年中旬,清华将原来的文、理、法三院剥离出去,变成一所纯工科的高校。同年12月,曾毕业于清华中文系的蒋南翔,被任命我清华校长。在就职典礼上他说:未来的清华要成为“工程师的摇篮”。不久,钱伟长却很快站在了蒋校长的对立面。

1956年1月,清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日大论战。其中论战的焦点,就是说,我们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?而钱先生等一些老清华们,一致认为大学培养的应该是通才。但以蒋校长为首的更看重专才的培养。最后,学术上的争论竟然演变成了一种批判。


1956年4月,钱先生应邀参加了“新中国12年自然科学规划”的研讨会。他在大会上提出,高等教育不要过于重视专业,要以国家生产需要为出发点,来规划未来的科学项目。但是,这种观点受到了多数专家的反对,而站出来支持他的只有钱学森和钱三强。

1957年1月,钱先生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了一篇关于《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》的文章,文中他依然坚持主张教授治校、理工合校、培养通才的教学理念。起初,这篇文章并没有像一年前的百日论战那样,激起了清华校内的一些论争。


然而,突然在1957年6月8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一篇《这是为什么》的社论文章。反右运动开始了,当初钱先生的那篇文章,一下子成为了右派言论。6月13日,蒋校长在向全校教师大会上,公开点名指出我们与钱伟长存在着原则上的分歧。

上一篇:土木工程审稿周期短的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