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学学报

如果你想了解量子力学,先来了解一下EPR悖论

导读:什么是EPR之争。作为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,爱因斯坦也曾因为发现了“光电效应”而获得了的诺贝尔奖,进而有了光子(光量子)的概念,光子是一份一份的,同时光具有波粒二重性!

而对于量子理论,爱因斯坦并不反对,他也承认量子世界诡异的现象,只不过非常不认可对诡异现象的解释,而他与量子理论的另外一奠基人波尔之间的争论正好说明这一点!

争论的焦点就是海森堡提出的所谓“不确定性”,粒子的状态和位置不能被准确地测量,爱因斯坦并不反对这种现象,而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,认为人类的观测行为会影响到量子世界粒子的状态!

还有一个就是诡异的“量子纠缠”,被爱因斯坦称为“幽灵般的超距作用”!

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相对论和牛顿经典力学有些本质区别,甚至可以说冲突很大,爱因斯坦的后半生都在试图寻找一种“宇宙至理”来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,但并没有成功,事实上直到今天都没有成功!

不过不可否认的是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论证,量子力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,如今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,虽然这两大理论并不融合,但这也意味着有一个更高级的物理定律等待着被发现,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融合在一切!下文将为大家介绍爱因斯坦和玻尔论战。

内容正文:

很多人看到这里会问了,什么是EPR悖论?大家大概都知道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一对物理界的冤家,他们之间的争辩很有名。其中EPR论文之争可以说是众所周知。当然这种争论多多益善,因为EPR之争,促进了新思想,新思路,新发现。上面所说的贝尔不等式,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。

虽然贝尔发现贝尔不等式的时候,爱氏已经去逝,但这依然是对他最好的礼献。

来了解一下什么是EPR悖论?EPR悖论是E:爱因斯坦、P:波多尔斯基和R:罗森1935年为论证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而提出的一个悖论(佯谬)。EPR 是这三位物理学家姓氏的首字母缩写。

这一悖论涉及到如何理解微观物理实在的问题。爱因斯坦等人认为,如果一个物理理论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,那么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其中有它的对应量,即完备性判据。

当我们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,却能确定地预言某个物理量的值时,必定存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要素对应于这个物理量,即实在性判据。他们认为,量子力学不满足这些判据,所以是不完备的。

EPR 实在性判据包含着“定域性假设”,即如果测量时两个体系不再相互作用,那么对第一个体系所能做的无论什么事,都不会使第二个体系发生任何实在的变化。人们通常把和这种定域要求相联系的物理实在观称为定域实在论

如果你仔细读了上面这段话,我相信你大概知道了什么意思。如果你不知道,也没有关系。我尽量浅显的为你解释一下。

现代物理学在评判一个理论的正确性或成功性时,最重要的标准是该理论本身的自洽性和能否很好地解释实验规律,因此,即使该理论违背了直觉或一些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“事实”,那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。

真正的好的理论或伟大的理论,并不是它能够推翻人们先前对这个世界的某些认识,或是多么晦涩难懂,而是,首先它是自洽的并且能够完美地解释和预测实验,其次它是简洁直观的。

就像EPR论文对量子力学的质疑给出条件,任何成功的物理理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
1、物理理论必须正确无误。

2、物理理论必须给出完备的描述。

对于第一个条件,物理理论是否正确,决定于物理理论预测符合实验检验结果的程度。在这方面,量子力学的预测与实验检验结果之间,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,可以很好的描述微观世界。量子力学似乎正确无误。

那么EPR论文主要聚焦于第二个条件,EPR论文对于“完备性”这术语给出必要条件(完备性判据):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物理理论里有其对应的要素。换句话说,一个完备的物理理论必须能够准确描述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。

EPR论文又对于“物理实在的要素”这术语给出充分条件(实在性判据):假设在对于系统不造成任何搅扰的状况下,可以准确地预测(即以等于100%的概率)一个物理量的数值,则对应于这物理量存在了一个物理实在的要素。

上一篇:量子力学究竟“可怕”在哪科学家的怀疑或许是
下一篇:没有了